首頁 > 淮安旅游 > 勺湖:人文靈韻繞清波 千年文心映碧流

勺湖:人文靈韻繞清波 千年文心映碧流

發(fā)布時間: 2025-10-10 16:52  關注度:358評 論  轉 發(fā)  收 藏  打 印
導讀:勺湖公園有兩個門,東門額上的“勺湖園”三字為書法家費新我所寫,南門上方的“文通塔苑”匾額為武中奇所書。自南門入內,視線穿過回廊,文通塔巍然矗立,塔影斜落水面,塔下碧波蕩漾處,扇形水榭與虹橋曲岸構成絕妙框景。

一泓碧水,湖面如勺,攬盡云天,這便是位于淮安區(qū)西北隅的勺湖。走在湖邊,垂柳蘸水,蜻蜓棲葉的景色讓人沉醉。

勺湖公園有兩個門,東門額上的“勺湖園”三字為書法家費新我所寫,南門上方的“文通塔苑”匾額為武中奇所書。自南門入內,視線穿過回廊,文通塔巍然矗立,塔影斜落水面,塔下碧波蕩漾處,扇形水榭與虹橋曲岸構成絕妙框景。

勺湖因“水面彎曲如勺”而得名,湖濱屹立著的七層佛塔文通塔,是淮安城中古老的歷史建筑之一。勺湖的人文靈韻,始于清乾隆年間。名士阮學浩自湖南學政任上乞歸故里,于湖畔筑“勺湖草堂”,數(shù)百弟子聚此研經(jīng)讀史,瑯瑯書聲驚起湖鷗,成就“文陣雄師,聲望冠大江南北”的盛景。

清末小說家劉鶚就住在勺湖邊。他在《老殘游記續(xù)集》中寫道:“這勺湖不過城內西北角一個湖,風景倒十分可愛。湖中有個大悲閣,四面皆水;南面一道板橋有數(shù)十丈長,紅欄圍護;湖西便是城墻。城外帆檣林立,往來不斷。到了薄暮時候,女墻上露出一角風帆,掛著通紅的夕陽,煞是入畫。”寥寥數(shù)語,道盡勺湖兼具市井煙火與詩畫禪意的獨特氣質。

勺湖原有十景,但多在戰(zhàn)亂中被毀。新中國成立后,歷經(jīng)數(shù)次大規(guī)模修繕,現(xiàn)已恢復了大部分景點,如“勝境長廊”“勺湖書院”“飄然一葉”“金鯉戲波”“曲橋鐘鳴”等,每處景致各具特色,暗合“雖由人作,宛自天開”的造園至境。

如今的勺湖,既是耄耋老者追憶往昔的故地,也是少年郎執(zhí)卷誦讀的課堂。晨光里,太極招式劃破湖面薄霧;暮色中,二胡聲繞塔落入漣漪。

承載著漕運記憶、書院文脈與園林美學的勺湖,恰如淮安文化的微縮盆景,方寸之地,可見運河帆影、塔鈴梵唱、弦歌雅意。當夕陽為文通塔鍍上金邊,游人的腳步與飛鳥的掠影,都在這一勺清波里,找到了永恒的倒影。

■記 者 潘夢潔 李昱含 劉志鈞 徐天魁,通訊員 劉建方 孫銀鳳

聲明:淮安114網(wǎng)(bdsmorgies.net)所刊載的新聞資訊均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網(wǎng)站,淮安114網(wǎng)不生產(chǎn)、不制造新聞,僅為淮安本地網(wǎng)民提供新聞索引服務。如有侵犯您的的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核實情況后立即刪除!